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知识
  • 百科
  • 时尚
  • 娱乐
  • 休闲
  • 探索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养老机器人来了,能给养老服务带来什么?

    养老机器人来了,能给养老服务带来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25 06:16:52 来源:十雨五风网 作者:百科

    从照料到陪伴,养老深圳探索“人机协作”养老新模式

    养老机器人来了,机器能给养老服务带来什么?老服

    阅读提示

    陪老人聊天、下棋,养老推拿、机器艾灸,老服辅助康复……“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陆续走进养老院和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机器品质和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近日的老服一天早上,广东省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的养老活动室热闹不已,书写声、机器麻将声、老服笑声不断。养老棋牌活动室内,机器87岁的老服严大星推着轮椅,缓缓坐到象棋桌前。他的对手并非老友,而是一台被大家昵称为“元萝卜”的AI下棋机器人。

    “它讲规矩,不耍赖。”严大星笑称,自从这台机器人进入院里,他几乎每天都来和它“比划两局”,“终于不怕找不到人下棋了”。

    《工人日报》记者在深圳采访发现,部分养老院里有多款智能机器人“上岗”,不仅能推拿、艾灸、辅助康复,还能陪老人聊天、下棋。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陆续走进养老院和老年人的生活,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有望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现状。

    院里来了“新朋友”

    棋盘摆开,屏幕亮起,AI识别运算后,机器手臂缓缓将一枚黑棋稳稳落下,落子声清脆。

    “它是根据难易程度分档的,现在是一档,是最简单的。它刚才上士了,其实不应该这么走,应该上马。它这个走法,让我了。”严大星指着棋盘告诉记者,眼里透着兴致,“与机器人下棋,有输有赢,目前看自己水平相当于它的四档。”

    “元萝卜”AI棋类机器人是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不少老人的心头好——模样Q萌,精通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和五子棋,既能教学,也可陪练。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元萝卜”,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走进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的日常生活:AI康复机器人配合治疗师,完成热敷、按摩、理疗等环节;陪伴机器人“悟空”能根据语音指令跳舞、耍杂技,成为老人们的“开心果”……

    “给它一个指令,它就开始跳舞、做俯卧撑,比我动作还标准。”94岁的陈本媛回忆初次使用“悟空”的情景时笑着说。

    陈本媛喜欢接触新事物,也愿意尝试机器人,尤其偏好游戏、互动类设备,“我特别喜欢康复室里的一款互动机器人——多维情景互动评估训练系统,它能锻炼大脑指挥身体的能力。使用它时要集中注意力,控制方向、判断目标,如果走错,就会‘爆炸’,无法通关。”

    “人不动脑、不思考,就退化得快。”尽管对机器人兴趣浓厚,陈本媛也坦言,目前很多设备操作仍需护理员协助。“我们年纪大了,刚开始肯定不熟。但以后慢慢学会了,自己能操作,那就更方便了。”

    是“搭班同事”,非“竞争对手”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康复室里,80岁的董玉芹有些脾胃不适,她正躺在治疗床上,身旁一台白色智能设备缓缓移动机械臂,对准她腹部穴位精准施灸。机器一边释放热量,一边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目前,该院已引进数台AI理疗机器人,其功能主要是融合人体自适应体系、AI视觉算法等,精准定位全身穴位,结合患者症状,通过万向臂精准抵达穴位开展治疗,为老人提供艾灸、推拿、超声波等康复服务。

    “它们更像是护理人员的同事,帮了不少忙。”康复部副部长魏银铃告诉记者,以前艾灸必须治疗师手持悬灸,全程盯着、控制温度,既费时间又易疲劳。如今,他们设置好程序,可巡视管理数台同时工作的机器人。

    在魏银铃看来,机器人擅长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为护理人员节省了不少时间,护理人员能更关注老人情绪、需求,适合固定流程的康复项目;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训练,依然需要治疗师的评估与陪伴。

    不仅是康复理疗,机器人也正在逐步介入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参与日常起居、辅助移动等操作。70岁的史铁桥因病导致下肢瘫痪,于2023年4月入住深圳市养老护理院。

    辅抱式移位机,是史铁桥入住养老护理院后最先尝试的设备。它帮助无法站立行走的人实现轮椅与床之间的安全转移。回忆起初次使用感受,史铁桥说,设备固定身体的后腰缠带,卡得太紧,“头脑清醒、能配合的还行,不然容易卡人。”

    史铁桥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过去长期从事工程工作,对智能养老设备尤为关注。他提出了改进建议后,厂家根据反馈优化了缠带的柔软度和固定角度。如今,这台移位机器人已成为史铁桥日常起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仅在院内使用,还在家中购置了一台。

    科技进场,情感不能退场

    不久前,深圳龙岗区民政局组织开展的一场“外骨骼机器人进养老机构”体验日活动,掀起了一波小小的“科技热”。活动现场,龙城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与任达爱心护理院的30余名老人和护理人员围观并试用了这一专为下肢助力设计的智能辅具。

    “穿上之后走路轻松多了,上楼梯、爬坡都不费劲!”一位参与体验的老人笑着说。据介绍,该设备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实时感知使用者的运动意图,有效帮助腿部肌力衰退的老年人减少30%的行走能耗,显著提升行动能力。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及产业链的整合提速,机器人产品类型将更加丰富,功能也会更加强大,尤其是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机器人将“跑步”进入百姓生活。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

    “目前我们已对接超过100家科技企业,其中有20多家企业的机器人设备进驻,有些已经上线服务,有些仍在测试。”深圳市养老护理院院长李锡坡坦言,“有些企业擅长技术,但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照护节奏不够了解,我们就打开养老护理院的场景,让他们带着产品来试。这样,产品才能真正为老人所用。”

    在李锡坡看来,引入机器人的意义不仅在于效率,更在于理念的转变。他强调,机器人解决的是标准化、重复性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理员短缺的问题,而个性化评估、心理疏导、突发应对等事务,依然离不开护理员,“机器可以陪下棋、聊天、跳舞,但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孤独与情绪波动。情感陪伴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只有人机协同,才能更好地做好为老服务工作。

    “智慧养老时代的护理员,不是翻身、擦背的体力工,应该是懂设备、懂老人、懂心理的多面手。”李锡坡透露,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着力提升护理人员的科技素养与跨专业能力,正在探索推动护理人员职业等级评选,设计职业成长路径,帮助护理人员全面提升。

    • 上一篇:从不拒绝只说“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泪送别
    • 下一篇:沙河:玻璃创新迎客来,行业资讯

      相关文章

      • 平安夜南阳85名司机酒驾被查 仅中心城区就有38起
      • 《F1》:3亿美元打造老男孩飞驰梦
      • 牺牲阳极光谱分析用铝锌铟系合金标准物质:保障分析准确性
      • 卓宝科技董事长邹先华出席论坛并做开幕式报告
      • 晶钢玻璃门板材质优缺点 钢化玻璃橱柜门的优缺点,行业资讯
      • 周宁县: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园”
      • 机票搜索热度飙升 透过数据看“五一”假期旅游“热度”
      • 2025年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今起在滁开赛_
      • 《警区》多平台正式发售 沙盒世界打击犯罪模拟
      • 什么是淋浴房自洁玻璃,企业新闻

        随便看看

      • 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 厦门翰森达钢化油墨系列7月8日网上报价,价格行情
      •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 真空玻璃外结露现象解析:保温性能卓越引发的反直觉现象,企业新闻
      • 泉州新增及重新启用14个电子警察抓拍交通违法
      • 卓宝科技董事长邹先华出席论坛并做开幕式报告
      • 嘉宝莉牵头制定晶钻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 Canada Goose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或启动股权转让
      • 泉州中心城区9家核酸检测医院错时检测 确保高考即采即检
      • 水富AI人机竞赛掀起党纪学习新热潮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养老机器人来了,能给养老服务带来什么?,十雨五风网   sitemap